
“我父母就住在里面,每次回去就会有种时光变慢了的感觉。”近日,柳州网民韦海玲拍摄的柳州老小区视频在社交平台意外“火了”,最高浏览量接近10万。评论区里,不少网友纷纷留言写下自己的故事,分享自己住在那里的美好回忆。
剪辑:韦燕玥
韦海玲今年39岁,是一名室内设计师。她的第一期视频拍摄的是鱼峰区西船大院,这里原是中船西江造船有限公司职工和家属居住地。视频中,夕阳为老建筑镀上温暖的光晕,篮球场的水泥地泛着柔光,老人在树下下棋,孩子们在一旁嬉戏,让人仿佛刹那间穿越回旧时光。
(资料图片)
韦海玲用镜头定格时光
“我小的时候就住在西船大院对面,那时候经常去那里找我同学一起玩,现在长大了就非常怀念那时的时光。”韦海玲说,某一天她看到夕阳很美,就拿起闲置的设备出去边走边拍,打算做一个柳州的老小区合集。视频一经发布,就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。
“我搬走很久了,那里有好多我和我老爸的回忆。厨房里总有我爸我妈忙忙碌碌的身影,变着花样给我弄好吃的。门口走到马路边,我爸早早地停车在那里送我读书,工作了又经常送我上班。那时的我真的是个无忧无虑、被父母宠爱的小孩。”一名网友在评论区给韦海玲留言。“原本只是我的个人情怀,想着为以后的自己留下点记忆,没想到得到那么多朋友的喜欢,大家都是有故事的人。”韦海玲说,她拍摄时其实没有特意找角度,技术也不算专业。她认为,网友之所以喜欢这些视频,是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集体记忆,引起了内心深处的共鸣。
夕阳为老小区镀上温暖的光晕
视频中的怀旧氛围,感染了评论区的网友,他们纷纷留言写下自己的故事。
“这种零食,你小时候有没有吃过?”“你们那栋楼里有一只会说话的八哥,天天叫着‘恭喜发财’。”“这里原本有一排商店,树的对面就是食堂。”
韦海玲说,有些记忆其实已经模糊了,但是通过发布视频,认识了很多同样熟悉那片小区的网友,大家一一“对账”,又记起了很多有趣的小事。“加上我们就读一样的学校,大家总有聊不完的话题。”韦海玲说,有些怀旧的情绪,平时不太好意思对家人朋友开口,反而与陌生网友能很快地聊到一起。
人们在西船社区中的篮球场打球
“这座城市有千万个在外打拼的游子,我也是其中一员。我的家人现在依旧生活在这里,这是我的家,是我的根,是我浓浓的乡愁。”“我很想念我的朋友,和他一起在柳州生活了四年,他带我走过柳州很多的大街小巷,如今他不在了,他知道我想他吗?”韦海玲说,这些故事直击她心灵,让她更加坚定要把这个老小区系列视频好好做下去。韦海玲目前已经创作了6集老小区视频,有西船大院、屏山花苑、柳冶生活区、柳锌小区等。
韦海玲说,现在生活环境变好了,老小区也在城市发展中慢慢更新。她希望用她的镜头记录下老小区现在的样子,不仅可以让人回忆过去,也能为未来的城市留下一份底稿。
夜幕降临,当老小区里的灯火逐渐点亮,那些鲜活的记忆凝聚成人间烟火,成为时代发展留下的隽永诗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