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子晚报网11月11日讯(通讯员 张君 樊青松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)11月8日,随着交通管制完全解除,扬溧高速镇江南至丹徒枢纽段扬州至上海、南京、溧阳方向双向车道,全面恢复通行!
现场
攻坚克难:全封闭施工铸就品质工程
(资料图)
今年4月10日,扬溧高速镇江南至丹徒枢纽段改扩建工程全线启动全封闭施工。指挥部联合各参建方紧密协作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全力投入到工程建设的攻坚战中。
然而,工程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梅雨季持续“盘踞”,连绵降雨给施工带来极大阻碍;交通导改错综复杂,稍有不慎便可能影响整个区域的交通秩序;新旧结构拼接精度要求近乎苛刻,容不得半点马虎;施工工期紧迫,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。面对重重挑战,指挥部严密组织施工流程,科学谋划工程进度,精准施策应对难题,严格秉持“一天也不耽误、一天也不懈怠”的理念,通过组织劳动竞赛、“大干一百天”等活动,昼夜奋战,积极推动项目高质高效开展。各施工队伍交叉作业,白天争分夺秒,夜间再度提速,不畏艰难险阻,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和高效的组织协调,确保工程顺利推进。
现场
科技赋能:创新工艺引领高质效建设
在施工过程中,建设团队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,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,为工程建设注入强大科技动力。
在桥梁拼宽施工领域,建设团队大胆创新,通过研发低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材料、应用现浇箱梁分段后浇带技术、采用蒸汽养护方式等,构建起一套成体系、可推广的桥梁拼宽快速化施工技术,将现浇箱梁新老桥拼宽施工前的静置时间由不小于6个月大幅缩短至2~3个月,实现了快速化施工与降低交通影响的平衡。在跨沪宁主线钢箱梁快速吊装中,建设团队凭借精细组织,成功做到仅双向断流20分钟便快速完成整体吊装,最大程度减少了对超大流量高速通行的影响。施工过程中,建设团队自主研发自行式护栏液压台车、跨线施工多功能台车,实现混凝土护栏模板的快速拆除与浇筑;同时,智能张拉、压浆技术也大大提升了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质量、效率和安全性,真正做到质量可视化。在路面施工方面,项目部创新研发老路路面病害处治优化设计、优化应急车道路面基层保留应用,创新引入3D智能摊铺+侧向送料技术,以高品质工程打造长寿命道路。
就在今年,依托扬溧项目开展的“提高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加工成型一次验收合格率”和“提高泡沫轻质土边部护壁挂板施工一次验收合格率”两大研究课题,在2025年度江苏省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评选中双双斩获一等奖,后者还获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成果三等奖,为后续工程开展树立了质量管理和科研创新的标杆。
现场
未雨绸缪:精细化管理保障施工顺利
面对梅雨季对施工进度的潜在威胁,建设团队提前谋划、主动作为,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,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,最大限度降低天气因素对工程的干扰。
在交通导改方面,指挥部与交警、路政等部门建立“无缝联动”机制,反复优化交通组织方案,督促项目部增设清晰规范的交通标志标线,安排专人现场疏导车流,为施工期间周边道路的安全畅通筑牢防线。与此同时,建设团队专门成立环保小分队,引入混凝土配送中心砂石分离浆水回收“零排放”系统、电动设备、移动式泥浆处理车等环保设施,全面积极响应绿色施工要求,真正实现施工污染物“零排放”,做到施工与环保“两手抓、两不误”。
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扬溧高速镇江南至丹徒枢纽段升级后,由原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六车道,道路通行能力将大幅提升。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秉持“品质工程、绿色工程、平安工程”的建设理念,全力以赴推进各项任务,确保项目全线如期完工。
校对 陶善工







